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新华社评论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大湾村茶厂负责人、金寨县蝠牌茶旅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昌生说,在茶厂带动下,全村茶农平均每户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吸引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车缓慢驶至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桂花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在田铺大塆东南直线距离60多公里,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也在深入发掘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2022年5月11日,村民在大湾村生态茶园内采摘茶叶。这是9月27日拍摄的田铺大塆后山上的韩家寨歼灭战纪念碑。靠山吃山,我们吃出了新花样。在大悟县彭店乡红寨村,漫山遍野的油茶果日渐成熟,宛如一袭绿装披在山坡上。
展厅内,由油茶果制成的茶油、护肤品、洗护品等产品琳琅满目。为保护生态,大湾村建立了乡、村、组三级林长监管体系,联动协作,分工明确,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全覆盖。厂区内部,工作人员正在打扫晾晒场、烘干房,清理锅炉等场所、设备,为油茶收获季做准备。
这是9月27日拍摄的田铺大塆(无人机照片)。(记者 唐卫彬、孙清清、张浩然、唐健辉、戴威、田中全)。据新县田铺乡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0万人次到田铺大塆旅游打卡,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旅游打卡人数达10万余人。大湾村村级林长、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告诉记者,这些年,大湾村坚持管绿、护绿、增绿并重,以绿释放生态红利,用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在大悟县三里城镇七岗村,千亩秋霜梨进入丰产期,外地的订单纷至沓来。在三里城镇望山村连片的稻田内,成群结队的麻鸭呱呱齐鸣,尽显田园风光。
目前,秋霜梨已经成了七岗村一张靓丽的名片,成为三里城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入夜后,围绕田铺大塆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村里召开了由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恳谈会,讨论热烈。这是2020年4月16日拍摄的金寨县大湾村村民新居(无人机照片)。2020年8月25日,村民在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内劳作。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光山县考察调研时强调,利用荒山推广油茶种植,既促进了群众就近就业,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一举多得。今年‘十一前半个多月,我家民宿的9个房间就被提前订满了。总书记讲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身为大湾人,有义务保护好家门口的绿水青山。韩光莹告诉总书记,他是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近年来靠乡村旅游实现了增收,还带动乡亲们发展民宿走上致富路。
村内巷子口,一家名为老家寒舍的民宿店,灯笼高挂,分外引人关注。如今的汪家祖宅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和农耕文化展览馆。
假期期间,大湾村内的汪家祖宅也成为热门打卡地。这些年,他牢记嘱托,勤劳努力,寻找致富门路。
正好是午饭点,一起吃点吧。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在田铺大塆设立了临时指挥所,大塆后山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战斗的遗址。田铺乡田铺社区党支部书记韩启俊笑着说。这儿将被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踏访大别山,深情嘱托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老区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田铺大塆考察期间,同老家寒舍店主韩光莹一家亲切交谈。
新华社郑州10月7日电题:大别深山育新变中秋、国庆双节假期,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革命老区热闹起来,纷至沓来的游客,寻红色足迹,赏绿色山水。梨采摘后,直接运到包装车间,工人们将梨分拣、装筐、包装、发货。
次日清晨,韩启俊早早来到记者夜宿的民宿店,要带记者看一处新地标。以红塑旅 寒舍不再寒节前,记者从郑州驱车一路南下,在暮色时分抵达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大塆——一个坐落于大别山深处、有400余年历史的传统村落。
95后刘小康率先发言:假期来玩的人多,难免会有矛盾,有了矛盾找谁?这边话音刚落,邻座的农家乐店主韩国庆建议:游客来了,磕着碰着了咋办,要不要设个便民服务医疗点?……一旁的韩启俊边听边在本子上记,建议都很实用,我们抓紧落实。张贵生指着大山说,这几个山头几年前流转给了大悟县众鑫林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油茶3000多亩,收获季能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
开完会,夜渐深,在村里住宿的游客纷纷睡去,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越发明亮。以彩兴业 多彩田园绘丰景走进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万亩银杏基地、万亩果木基地、油牡丹产业园……组成一幅多彩田园的崭新图景。大湾村地处大别山腹地,群山环绕,层层阻隔。大悟县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农民组织起来,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动机制,进一步扩大油茶产业规模,让各方共同受益。
近年来,大湾村驶上绿色发展高速路,依托良好的绿色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茶产业和天麻、重楼等林下经济,结合大湾十里漂流、十二檀古树群等优质林业资源,开发乡村旅游,旧貌换新颜。图为9月27日游客在田铺大塆参观游玩。
三里城镇镇长胡敏介绍,七岗村秋霜梨产业常年吸纳附近300多人务工,人均务工年收入近万元。无数英雄儿女坚定不移跟党走,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铸就了大别山精神。
一个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铺就产业振兴金路子。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过了不惑之年的张贵生,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着迷彩夹克,两眼炯炯有神。
见记者到来,红寨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贵生笑脸相迎,邀记者一同上山看油茶果。张贵生时走时停,随手翻弄身旁的油茶树。油茶果全身是宝,一点也不能浪费,即使是油茶果壳也被制成了生物颗粒,用于燃烧供能。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记者一进村,便见村民们正在修葺入村的石板路,敲敲打打声不绝于耳,几家民宿店正忙着装修改造。
八百里大别山,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既有北国的雄浑,又有南方的秀美。这儿准备搭个葡萄架,这儿设计的是个小鱼池,游客坐在这儿品茶一定很享受。
再过半个月油茶果就熟了,到时花果同树,美得很。守着大湾好风景,如何以绿生金,摆脱贫穷落后,大湾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径。
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如今,这里的寒舍不再寒,旺铺越来越多。平均海拔超800米的大湾村,烟雾缭绕,雨水充沛,是中国名茶六安瓜片的主产区。